現在,“碳中和”概念已經落地為現實,從快遞運單電子化到包裝減量化,從推廣可循環包裝產品到加強可循環快遞包裝基礎設施建設等,可以明顯感受到我國包裝產業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正在積極向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持續邁進。
近期,可口可樂也開始有行動了。公司旗下飲料雪碧將把標志性綠瓶子全換成更易回收的透明塑料瓶,這意味著雪碧綠色瓶60年的歷史已經結束。新包裝的最大特色,就是100%可回收。透明的PET可以一次又一次地用于制造新瓶子,讓材料循環利用。
不僅僅是雪碧,市場上產品包裝紛紛向低碳環保的方向展現,出現了許多去標簽紙的產品包裝,讓極簡包裝形成了市場風潮,企業也致力于將產品包裝向輕量化的方向發展。
如國內無標簽的康師傅飲品,放棄單獨的塑料標簽,直接將產品標識打印到瓶身來降低塑料的回收成本。新的包裝對比老版,一眼就能看出區別,去掉了花花綠綠的塑料標簽。通過黃、黑兩種瓶蓋,區分檸檬口味和無糖口味。產品名稱和生產日期,通過激光打印技術,雕刻在瓶身上。
其實,早在2011年,康師傅就給瓶子減重了,減少生產所需的能源;2020年,康師傅推出無糖飲料,僅一款飲料一個季度減少的碳排放量,就相當于種了7個上海人民公園的綠植。
除此之外,泰國的知名礦泉水品牌C2同樣不使用標簽紙的包裝,產品信息條形碼被打印在了瓶蓋上,而瓶身則由100%可回收的PET制成,來降低了瓶身塑料回收的難度。歐萊雅集團今年也宣布將推出由Carbios:生物酶解循環技術中回收的塑料制成創新性的產品包裝,在未來可以實現PET塑料的無限回收。
可以看到,綠色消費理念已經慢慢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包裝產業的資源耗費和環境污染問題正得到重視,先進的包裝技術和環境友好型包裝材料不斷被研發、應用,并被逐漸推廣。
與此同時,企業采取低碳環保包裝,雖在短時間里企業轉型將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是從長期的發展看,包裝輕量化能夠節能減排與節省產品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