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鴻通將繼續以創新作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核心動力,按照企業發展規劃,將以酸性氣田、礦用、井下、海洋石油開采等重點領域的流體輸送用管高端需求為導向,開展高性能、耐腐蝕、能適應特定使用環境、低成本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占領技術高點,形成可觀產業規模,實現產品智能化、節能化,達到能源領域應用的全覆蓋。
是什么樣的管子不僅可以降低能耗和成本,還實現了采油自動化控制,徹底改變了油田傳統的采油模式和下井作業模式?它就是文登鴻通管材有限公司生產的玻璃鋼敷纜復合連續油管。
鴻通管材有限公司,是生產油田用非金屬管材——塑料合金復合管的專業企業。1994年成立,是中國最早將耐壓25MPa以上的非金屬管材大批量應用于油田生產的企業。至今已擁有了自產品結構到生產工藝的15項專利技術。鴻通塑料合金復合管集防腐性、耐溫性、高強度、耐磨性、抗老化于一身,被廣泛應用到油田的各個領域,在用管線超過17000公里。
傳統的油田用管材一般都是金屬管材,很難承受腐蝕,平均使用壽命在2年左右,而且更換電纜容易碎壞,費工費力,成本高昂。為了解決這個難題,向行業高端進軍,迎合市場需求,鴻通管材有限公司堅持技術創新,促進產品提檔升級,獨立研制開發出了玻璃鋼敷纜復合連續油管。填補了國內空白,是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油田用塑料合金復合管,成為我國石油管材企業中的“里程碑”。
鴻通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建強介紹,與傳統油管相比,璃鋼敷纜復合連續油管具有管纜一體、完全非金屬等特點,每口井只需一根管材,中間無需鏈接,由于管材敷有電纜,從而實現了管材具有輸油、電泵供電、信號傳輸等功能。使用壽命達20多年。可以降低能耗和成本,適用于陸地、井下和海洋油氣開發,實現了采油自動化控制。
玻璃鋼敷纜復合連續油管被業內一致認為是目前無桿泵采油技術應用中最理想的油管。新年伊始,公司就接到了中石油5000萬元的訂單。產品還通過了世界權威的美國石油協會體系認證,拿到了進軍國際市場的通行證。為企業贏得了經濟和聲譽雙重效益。
又是什么讓鴻通管材能夠突破行業難題,拔得頭籌呢?是對技術的不斷探索,是對創新的不斷追求。
“我們公司不過100多人,但擁有專利28項,其中5項發明專利,獨立或參與制定的國家行業標準有3個,每年用于新產品研發的資金上千萬元。”董事長吳新章用一組簡單的數字展示了鴻通雄厚的技術力量。
(圖片跟文章無關)
在吳新章看來,必須技高一籌,才能占領市場。近幾年,公司每年都拿出銷售收入的10%,投入到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并設立創新工作獎,鼓勵員工大膽創新。這是公司的鐵規定。這項規定也帶來了不菲的回報——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90%以上。
此外,鴻通管材建設了山東省高性能纖維增強非金屬復合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和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并與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武漢理工、中國礦大、山東大學等所屬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了穩定的技術合作關系,形成產學研合作體,不斷地求變、創新,不斷探索核心科技,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促進產品升級。
鴻通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建強介紹,公司十分注重產品的創新,從產品設計、生產線的研發到制造都投入很大。到目前,已自主研發了酸性氣田原氣輸送管道、海洋油田用非金屬管材等新產品5類20多種規格,從生產線到產品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在國內油田用管中處于領先地位。
正是這種因為“創新、求變”的企業精神,鴻通管材處于行業超前位置,是行業的領頭羊。
近幾年,公司著眼于長遠發展,踐行新產品研發的發展戰略,勇于承擔了國家“863”計劃《海洋深水非金屬材料復合管研制》、中石油“十二五”計劃項目《酸性氣田集輸用管研制及應用示范》等省部級以上項目。研發的塑料合金復合管有四大系列上百個品種,油田在用管線超過2萬公里。成為各大油田的重要管線合作商,而且成為3個國家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鴻通將繼續以創新作為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核心動力,按照企業發展規劃,將以酸性氣田、礦用、井下、海洋石油開采等重點領域的流體輸送用管高端需求為導向,開展高性能、耐腐蝕、能適應特定使用環境、低成本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裝備、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占領技術高點,形成可觀產業規模,實現產品智能化、節能化,達到能源領域應用的全覆蓋。”吳新章表示。